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齐桓公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7262
分享
354
粉丝
1413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齐桓公

(—前643)春秋时齐国国君(前685—前643),姜姓,名小臼。其兄襄公被杀后,由莒回国即位。任用管仲改革,选贤任能,加强武备,发展生产。号召尊王攘夷,助燕败北戎,援救邢、卫,阻止狄族进攻中原,国力强盛。联合中原各国攻楚之盟国蔡,与楚在召陵(今河南郾城东北)会盟。又安定周王室内乱,多次会盟诸侯,成为春秋五霸之首。公元前643春秋初期齐国国君,军事统帅。姜姓,名小白。齐僖公子、襄公弟。周庄王十二年(前685)即位为君,率军击败助公子纠争夺君位的鲁军于乾时(今山东桓台南),稳固了统治地位。纳大夫鲍叔牙之谏,释怨于政敌管仲,以其贤能重用为主政大夫。次年,不听管仲之劝,过高估计齐国军事实力,发兵攻鲁,被鲁军击败于长勺(今曲阜北,一说今莱芜东北)。继又联合宋国攻鲁,亦无功而还。遂采纳管仲提出的先内后外,富国强兵,以实力求霸的方略,推行经济、政治、军事改革,增强战争潜力。同时,出兵攻灭近邻小国,多次与诸侯会盟,用轻其币而重其礼(《国语齐语》)的外交手段控制诸侯,至周僖王三年(前679),霸业始成。鉴于南夷与北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(《公羊传僖公四年》)的形势,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,于周惠王十四年(前663)率军大破山戎,解燕国之危,进击令支、孤竹,获胜而还。此后出兵击败狄人,救邢于危难,助卫复国。二十一年,率八国之师击破蔡军,进而伐楚,因见楚抵抗决心甚坚,乃于召陵(今河南郾城东)之会中,按兵修礼,假周王之命责楚,与楚妥协。后与诸侯平定王室内乱,多次抗击戎人扰周。周襄王二年(前651),与周王卿士及诸侯会盟于葵丘(今民权东北),将霸业推向鼎盛。晚年信任佞臣,死后诸子争位,霸业随之衰落。

返回顶部